您当前位置 广东文明网首页 > 文明创建
湛江:汇聚文明之光 建设“红树林之城”
时间: 2022-03-30      来源: 南方日报

  小游园里,黄发垂髫相互逗趣;城市书房中,读者在沉浸式阅读;马路上,红马甲志愿者为路人耐心指引方向……这些温馨的场景在湛江时常可见,汇聚成文明之光,照亮湛江文明城市创建的路。

  近年来,湛江持续开展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深化公民道德建设,有针对性开展精神文明教育,统筹推进文明创建工程,引导全社会树立文明观念,书写精神文明建设篇章。

  在日前召开的湛江市第十二次党代会上,湛江提出,要全面提升社会文明程度,发扬根植大地、向海而生、团结坚韧、孕育包容的“红树林精神”,擦亮“德美湛江”品牌,坚决打好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攻坚战,加快打造全域化文明城市。

  让湛江成为

  “幸福之城”

  背街小巷治理,曾是湛江的老大难问题,现已成为文明建设的“加分项”。“现在道路干净整洁又畅通,垃圾分类箱、立面筒灯、休闲坐凳一应俱全,越来越多人愿意来这里散步逛街,我的生意也越做越旺了。”谈及大街小巷的变化,在麻章区民乐社区做生意的居民林云甚是激动。

  这并非个例,悄然变身的背街小巷在麻章区越来越多。近3年来,麻章区以创文为契机,将视线精准投向城市“里子”,给背街小巷换上靓丽新“衣”。目前麻章区已升级改造背街小巷50余条,为居民幸福生活加码。

  古稀老人在木质长凳上谈笑,孩童踩在新铺的鹅卵石小路上嬉戏追逐,年轻人在一旁的运动器材上运动健身……在湛江,利用街头巷尾、小区外围等边边角角的闲置开放空间在群众家门口建立起来的小游园越来越多。湛江“见缝插绿”,目前已建成50个小游园,打造群众家门口的小游园和绿地,让推窗见绿成为群众生活常态。

  除了茶余饭后去小游园散散心,随着湛江市民文化需求的提高,城市书房、图书馆、影剧院等公共文化场所亦成为他们的驻足之地。1430平方米,这是湛江每万人拥有公共文化设施室内面积,这个数字背后是湛江公共文化基础攻坚做强的结果。

  公共文化基础设施是精神文明建设的“硬件”,公共文化服务需以此为支撑。据悉,湛江共建有县级及以上公共图书馆12个、公共文化馆11个、博物馆13个;建有图书馆分馆68个、服务点132个,建有文化馆分馆81个,服务点197个,进一步促进了城乡公共文化服务资源均衡配置。1943个行政村(社区)采取“1+N”模式,以农村现有戏楼、文化楼等为主体,采用多点结合、资源共享的办法,低成本打造具有湛江特色的多功能基层综合性公共文化服务中心。

  如今,湛江更注重加快推进公共文化设施提档升级,推动其从“有”向“好”转变。目前,已建成国家二级图书馆1个,国家一级文化馆1个,二级文化馆4个;省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示范点234个。此外,投资20亿元的湛江文化中心项目正在如火如荼建设中,该项目包括大剧院、专题博物馆、美术馆等,建成后将成为湛江文化新地标。

  让湛江成为

  “好人之城”

  近日,湛江市建设“红树林之城”工作会议召开。会上提出,建设“红树林之城”,就是要挖掘红树林精神,把其顽强不屈的意志、激浊扬清的正气、勇于创新的品质、团结奋进的力量,体现到推动湛江发展的生动实践中。

  湛江雷州乡村医生李桂35年连续看望孤寡老人,徐闻渔民简学、胡娇英、姚同、姚继武在茫茫大海中冒着生命危险一举救起7名海上遇险渔民,硇洲岛岛民豆碧珍坚持诚信经营,热心服务岛民,积极参与各种公益亊业……一个个善行义举温暖了这座吹着海风的港城,散发出平凡人身上的小城大爱精神,以包容孕育、慷慨奉献的品格彰显红树林精神的内核,擦亮“德美湛江”品牌。

  湛江,是一座“好人之城”,不断涌现道德模范,这些道德模范引导着人们见贤思齐。近年来,湛江着力推进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传递道德模范的力量。为让文明之风吹向城市中的每一个角落,湛江多次开展道德模范与身边好人现场交流活动和“湛江好人”发布活动,并组织部分道德模范和好人开展巡回宣讲,并为道德模范及身边好人“量身定制”荣誉卡——“湛江德馨卡”。

  自去年9月份以来,利用大数据技术自主开发的“湛江德馨卡”小程序正式启用。湛江市道德模范及身边好人通过手机即可进行身份认证,并在劳动就业、法律服务、参观旅游、文化消费、乘车出行等各方面享受到各种帮扶和礼遇,做到“一机在手、礼遇可有”。这是湛江用大数据思维推动精神文明建设向纵深发展的生动体现。

  “让我们享受到免费乘坐公交车等很多福利,同时也很有纪念意义,要好好使用,更要好好珍藏。”湛江市道德模范、市总工会职工维权与服务部部长冉荣华表示,德馨卡对自己而言是鼓励、肯定,更是鞭策,将会更加坚定信念,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入到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

  此外,湛江深入推进《关于深化农村星级文明户创建活动的意见》,引导乡村群众参与星级文明户创建,广泛开展“文明家庭”“最美家庭”“书香家庭”创建活动,并召开湛江市推进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座谈会,选树10户五星级文明户。这些家庭在传递家庭温暖和良好家风的同时,彰显社会文明新风尚。

  为帮湛江未成年人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种子在未成年人心中生根发芽,湛江选树了一批“新时代好少年”,并提炼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9个工作品牌,引导未成年人形成尊德守礼的良好风尚。围绕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湛江大力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建设文明校园。目前,湛江市建成全国文明校园2所、省文明校园4所、市文明校园721所、县级文明校园279所,育人环境不断优化。为让文明有章可依,湛江正积极加快推进《湛江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立法进程,目前已完成条例起草工作。

  让湛江成为

  “温厚之城”

  在湛江赤坎老街,常常见到一些“熟面孔”,他们四处奔走,带领游客穿梭于街头巷尾之间。为了令游客拥有更好的体验,赤坎区中山街道打造了一支以本地居民、学生和党员干部为主的志愿者服务队,并在老街水井头设服务岗。目前,已有50余名“新老赤坎人”加入志愿者服务队,累计服务5000余名游客。

  类似的志愿服务队伍在湛江并不少见,这正是湛江打造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组建新时代文明志愿服务队伍的缩影。湛江打造了“8+N”志愿服务团队体系,统筹各部门专业力量和社会志愿服务资源,建立8支基础性志愿服务队和各种特色志愿服务队。这些志愿服务队伍承载着像红树林一样的凝聚力,深知团结的力量,在手拉手、肩并肩中寻求志愿服务的乐趣和价值。

  把本土题材唱进歌里的“每周说唱”是湛江文明实践志愿服务的另一个招牌。“说唱”里有真实的生活、有群众的呼声、有党的好政策。“每周说唱”和“文化惠民大篷车”送戏下乡,与当地群众排演的本土节目一同演出,带动镇村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自编自演开展宣传文化活动,培育了一批草根文化能人,带出了一支支广场舞队、曲艺队。

  目前,全市共成立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2941个,志愿者227855人。两年多来,各级组织开展文明实践志愿服务44000多场次,服务群众250多万人次,全力实现打通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目标。

  近年来,湛江全域推进文明实践建设工作,共建成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10个,新时代文明实践所121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站1777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点169个。其中,廉江市被列为全国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县(市、区),霞山区、赤坎区被列为广东省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县(市、区)。

  在因地制宜的基础上,湛江统一标准,整合现有的党建、宣传、文化、体育等方面公共服务阵地资源和人力资源,规范化建设实践阵地。集演出、宣讲、会议、培训等功能于一身的廉江剧院,是湛江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的佼佼者。

  剧院宽敞明亮,配备志愿服务总队室、文明讲堂、展示室等区域,是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办公和活动主阵地。文化馆、博物馆、图书馆、党校、文化祠堂、体育健身场所、红色教育基地……文明实践中心之外,还有不少场所延伸拓展服务功能,串点成线形成各具特色的新时代文明实践点网格。

  ■数说文明

  ●湛江全市共有157名“湛江好人”、49名“湛江市道德模范”和100名“最美湛江人”。其中,82人入选“广东好人”,13人入选“中国好人”,3人入选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1人获得广东省道德模范,2人获得广东省道德模范提名奖。

  ●全市建成全国文明校园2所、省文明校园4所、市文明校园721所、县级文明校园279所。

  ●全市共建有县级及以上公共图书馆12个、公共文化馆11个、博物馆13个;建有图书馆分馆68个、服务点132个,建有文化馆分馆81个,服务点197个;国家二级图书馆1个,国家一级文化馆1个,二级文化馆4个;省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示范点234个。

  ●湛江共建成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10个,新时代文明实践所121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站1777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点169个。

  ●全市共成立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2941个,志愿者227855人。两年多来,各级组织开展文明实践志愿服务44000多场次,服务群众250多万人次。

  ●2021年,湛江认定271条市文明村,选出10个文明示范单位,选出10户五星级文明户,提炼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9个工作品牌。

  ■凡人善举

  “中国好人”许程聪:

  平凡志愿服务中

  书写不凡篇章

  坚持在敬老院照顾孤寡老人,帮助孤儿;两次超强台风期间,援助受灾群众;成立许姐志愿者协会,凝聚爱心人士的力量;在新冠肺炎疫情中挺身而出;千里护送流浪老人回家……她的故事感动邻里,大家都亲切地称她为许姐,她就是2020年荣获“中国好人”的许程聪。

  许姐出生在湖南益阳的一个普通家庭,1997年,许姐经营的工厂由于资金欠缺无法生产,她并听从朋友的建议来到湛江徐闻,在徐闻开了家快餐店。在这片温润的土地上,许姐保持着一颗热情善良的心,做了许许多多力所能及的善事。2014年,许姐带动其他志愿者,共同成立许姐志愿者协会,足迹踏遍徐闻的角角落落。

  前年春节,一场猝不及防的疫情打乱了所有人的生活节奏,大批武汉旅客滞留徐闻,徐闻县政府为过海滞留的湖北旅客统一安排了定点安置酒店,免费提供食宿,进行医学观察。

  得知此事,许姐带领志愿者团队挺身而出,顶替华通酒店请假回家的部分服务员。许姐这服务员一当便是三个多月,为入住酒店的湖北旅客提供周到暖心的志愿服务。

  那时候,每天从早到晚都能看到许姐和其他志愿者忙碌的身影。他们负责湖北旅客一日三餐的饮食、分配爱心人士捐赠的物资、清理大堂卫生、登记入住、帮忙代购等,此外还注重安抚湖北旅客的情绪,让他们安心通过14天的医学健康观察,自此双方结下“两地一家亲”的浓浓情谊。

  让许姐惊喜的是,许姐的儿子在她到安置点服务的第二天,主动加入负责值守夜班。看到儿子这么懂事,许姐很开心,说希望儿女能够像她一样,多为社会做一些事情。

  在安置点服务的同时,许姐时刻不忘关注武汉的情况。当许姐得知武汉很多地区因为疫情影响缺少蔬果时,一边拉赞助,一边发起募捐,送出了徐闻到武汉的第一车蔬菜。许姐联系协调发往武汉各地区的蔬菜共13车242吨。

  近段时间,西安疫情防控形势严峻复杂,部分封闭小区面临着蔬菜紧缺的困境。许姐又联系湛江的志愿者兄弟团队,携手为西安筹备善款购买蔬菜送往西安。短短1天时间,徐闻第一车爱心蔬菜成功向西安启程。

  ■文明微光

  进万家门 知万家情 解万家忧 办万家事

  万人入户大走访

  共树文明新风

  “叔叔、阿姨,您对湛江文明创建工作有什么建议和意见吗?”连日来,一群工作人员踏遍湛江市城区的大街小巷,走进社区居民家中,引导居民正确填写调查问卷,收集建议意见。

  自湛江市开展“万人入户大走访,共话文明拉家常”活动以来,全市一万余名党员干部及志愿服务者、中小学生等,分批深入市辖区各街道社区入户家访,了解市民群众对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以及“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的意见建议,动员更多市民投身到文明创建中来,提高全市文明创建水平。

  在此次活动中,湛江聚焦“进万家门、知万家情、解万家忧、办万家事”,在逐家逐户宣讲文明创建、卫生健康、疫情防控知识等过程中,给每户送上文明创建“四件套”,即一份调查问卷、一个购物袋、一份抗疫小礼品和一份市民文明手册。

  以点带面,才能更好深入群众。湛江市选择10万户市区常住户及周边大小商铺,覆盖赤坎、霞山、麻章、坡头、经开区等主城区。全市各包联包创单位建立健全志愿服务队,组织党员干部以志愿服务形式,到包联包创点开展入户家访活动,各街道、社区党员干部则配合入户工作。

  从2021年10月15日开始,共青团坡头区委根据实地情况,每天在麻斜社区、海东社区、海油社区等地积极开展“万人入户大走访 共话文明拉家常”和平安坡头“三项测评”宣传活动。活动现场设置了文明交通、垃圾分类、平安坡头创建、防疫知识等宣传资料,吸引了大量的市民热情参与。

  这是活动生动的缩影。对社区创文入户宣传未覆盖区、存在难点区,志愿者将再次走访进行宣传,以求全面提高市民对文明创建的知晓率、参与率、支持率,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营造浓厚的氛围。

  本次活动通过入户调查,悉心听取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并将群众反映的问题和意见建议收集、登记,整理归类,做到事事有回音、件件有落实。使得广大市民知晓创建、支持创建、参与创建、融入创建,自觉为创建献计出力。

  目前,湛江市借助入户家访机会深化文明创建活动,积极开展疫情防控、文明交通、助学支教、文化文艺服务等多样形式的志愿服务活动。针对空巢老人、留守儿童、残疾人等特殊群体,积极开展助老、助弱、助残、助学等公益性服务。

  (来源:南方日报 记者:傅晓冰 刘稳  通讯员 何有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