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广东文明网首页 > 文明创建
梅州今年将多方发力持续提升城乡环境品质
时间: 2022-04-21      来源: 南方+

  梅州人惊喜地发现,所处的这座城市,天天变,月月新,变得温馨怡人。干净整洁有序、宜居宜业宜游的城市环境,传递着梅州发展的速度和温度。

  近年来,梅州在城市治理方面不断探索,从规划、建设、管理等方面发力,下足“绣花功夫”,推动城市治理精细化,促进城市内外兼修,不断提升城市品质品位,在解决群众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的过程中,擦亮人民群众生活的“幸福底色”。

  努力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美丽梅州,朝着这一目标,进入2022年,梅州继续以“美丽与发展共赢”为理念,坚定不移探寻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路径,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打造“三宜”城市范例、粤港澳大湾区“最美后花园”,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

  

  梅州城区绿意盎然,如诗如画。图为梅州城区一江两岸。 

  优化人居环境

  重点实施一批城市更新提质项目

  “以前小区基本没有停车位,下班后稍微晚点回家,在周边就很难找到地方停车,得在外面绕一大圈才行。”在梅州新中苑小区住了18年的张女士回忆起小区未改造时的场景,深有感触,“走路也得小心翼翼,电动车、自行车都在小区通道随意停放。”

  新中苑小区是梅州首个开展老旧小区改造项目的居民小区。如今,完成改造已有两年多时间,这个小区的管理如何?如何保持“日日新”?“如果只注意‘改’而忽略了‘管’,那么老旧小区改造也是失败的。”梅江区江南街道相关负责人说。

  小区居民牵头成立“居民自管会”,设置新中苑老旧小区改造工程项目联络处,从每栋居民楼里选择一名楼栋长做好后续管理……新中苑小区在老旧小区改造以及后续管理过程中形成的可复制经验,已在梅州逐渐铺开。

  梅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下称“梅州市住建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围绕进一步改善城乡人居环境的目标,今年,梅州将重点实施《2022年梅州城区城建计划》《2022年梅州城区“十个一批”城建民生事项》,其中就包括落实150个老旧小区改造年度计划,以片区为基本规划设计单元,实现联动开发。

  与此同时,新(改、扩)建一批停车场、社区公园、智能卫生公厕等便民设施,以老旧小区改造工作带动开展绿色社区创建行动,至今年底,全市40%以上城市社区参与创建行动并达到创建要求,基本实现社区人居环境整洁、舒适、安全、美丽的目标,打造“一区一特色、一区一精品”的“幸福港湾”。

  如果说老旧小区改造日益提升居民生活的幸福指数,那么城市中一座座科技感十足的智能公厕、整洁舒适的小公园,则释放出城市温度,尽显人文关怀。

  在梅州城区,一座座经提升改造的公厕焕然一新,其外观标有显眼的梅州城市CI“梅花”图案,让人从远处就能找到位置所在;内部则优化了空间布局和功能设施,配备公厕智能化管理系统、人脸识别供纸机、感应水龙头、烘手机等设施,设置第三卫生间,配备成人坐便器、儿童坐便器、婴儿护理台等设施,满足特殊群体的需求,从细微之处提升群众的幸福感。

 

 

  城市中一座座整洁舒适的智能公厕释放出城市温度,尽显人文关怀。 

  梅州有粤港澳大湾区“后花园”之称,一方面是因为当地生活舒适,另一方面是因为这座城市的山水底蕴。

  春来百花艳,夏季荷花至,秋天枫叶红,寒冬梅花俏……四季花开不败,花香鸟语,这是在梅州工作生活的人最直观的感受。绿植遍布、繁花盛开的归读公园、亲水公园、绿轴广场、剑英公园、梅花山公园等,是人们乘凉散步、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今年,梅州继续致力于建设一个城市绿地分布合理、植物多样、景观优美的园林城市,遵循‘宜林则林、宜草则草’的原则,在城市绿化中多选用香樟、白玉兰、榕树等乡土树种,加强城市古树名木保护,保护原有园林绿化成果,优化城市绿色空间布局,优化城乡人居环境。”梅州市住建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推进垃圾分类

  年底前城区实现全覆盖

  夜幕降临,梅城金港花园小区的路灯亮起,居民三三两两从家中走出,手中还提着几个垃圾袋。居民林先生娴熟地将两袋垃圾分别投入“可回收物”和“其他垃圾”桶内。“为了适应垃圾分类,我们家现在使用了不同颜色的垃圾袋,这样方便培养全家人的分类意识。”林先生说。

  金港花园小区是梅州最早一批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小区。实行生活垃圾分类一年多来,小区居民对垃圾分类从陌生到熟悉,从混装到分装,逐渐适应和改变着自己的生活方式。

  “刚开始,社区、小区通过发传单、搞活动来增进居民对垃圾分类的了解,物业还在小区宣传栏设置了‘曝光台’。如果居民有将生活垃圾堆放在楼道,或不按类别投放等行为,工作人员会进行提醒和曝光,这些举措收到了一定的成效。”梅江区江南街道梅南社区党委书记廖丹说。

  今年3月1日起,《梅州市人民政府关于梅州城区实施生活垃圾分类的通告》正式生效,原实行上门收运生活垃圾的区域不再安排环卫工人上门。为强化后续管理,梅州印发的《梅州市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办法》也于4月1日起实施。

  “2022年,加快推进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是住建部门的一项重要工作。”梅州市住建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梅州将分阶段落实《梅州市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实施方案(2022—2025年)》,因地制宜,逐步推广生活垃圾分类,健全生活垃圾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的管理体系,至年底前实现梅州城区(梅江区、梅县区)生活垃圾分类全覆盖,其他各县(市)县城范围内村(社区)总数的60%基本建成生活垃圾分类示范片区。

  与此同时,城乡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和运营管理也将得到进一步完善。“在完成梅州城区厨余垃圾处理设施项目建设,提高生活垃圾资源回收利用率的同时,对在用的生活垃圾卫生填理场逐步实施封场工程。”上述负责人介绍。

  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不光城市垃圾快速增加,农村生活垃圾也被纳入收运体系。

  为保证垃圾分类全流程顺畅运行,自2020年起,梅州投入资金,通过配齐前端分类垃圾桶,充实中端运输工具,加快建设终端处理设施,逐渐完善生活垃圾分类配套设施,同时出台指导和规范文件,加强培训严格管理,最大程度地规范投放收运等流程。

  在生活垃圾分类终端处理设施方面,截至目前,全市已建成在用生活垃圾处理设施6座,无害化处理率100%,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能力占比达78.69%。“按照‘宜烧则烧,宜埋则埋,焚烧为主’的原则,梅州将启动城区生活垃圾焚烧二期项目,利用全市现有3个生活垃圾焚烧厂,科学有效提升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能力占比。加强城区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管理,至年底前建成城区建筑废弃物资源化综合利用项目。”梅州市住建局相关负责人说。

  加快城乡融合

  传承历史文化推动乡村振兴

  驱车前往梅县区水车镇茶山村,映入眼帘的是错落有致的古民居。锁头式方形围屋、杠式方形围屋、殿堂式方形围屋等典型建筑方式,犹如遗落深山的璞玉。

  游走于茶山村,穿梭于古民居,石板古道纵横交错,河渠碧波荡漾,两岸绿树成荫,鸟语花香。阳光照射在古民居的屋顶,古村呈现出一场光影的画卷:或绘于斑驳土墙,或描于瓦片屋顶,或片洒于木梯,或轻穿小巷,在这光影迷离的古村里,随处都能感受其古朴的气息。

  岁月冲刷,时代变迁,古村落、古民居承载着一方水土的乡土记忆,有着珍贵的文化内涵和独特价值。

  在梅县区,像这样的古村落还有许多。近年来,该区通过不断强基、造血、铸魂,集中资源打造了丙村、雁洋、松口等一批示范样板,形成了传统村落与文化、生态、产业等综合资源联动发展模式,探索出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的“梅县模式1.0”。

  “今年,梅州坚持规划引领,继续加强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中国传统村落保护利用工作,组织开展第五批32座中国传统村落发展保护规划编制工作,鼓励目前保护工作较突出的梅县区和大埔县通过发挥示范作用,带动全市其他地区共同维护古镇古村的田园风貌。”梅州市住建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城市和乡村共生共存、共富共美是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义。而圩镇居乡村之首、立城市之尾,起着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做好圩镇建设工作,对提升人居环境质量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当前,梅州上下正将美丽圩镇建设攻坚行动作为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建设美丽中国的具体行动,凝聚各方力量,改善城乡环境,打造更美的圩镇、更美的乡村,切实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

  “美丽圩镇不能光看起来风貌整齐、街道整洁,还要让老百姓生活便利、舒适宜居。因此我们既要抓风貌整治、环境提升等外在形象工程,又要抓污水治理、集中供水等地下工程;既要补齐道路、通信、水利等基础设施硬件短板,又要提升公共服务、治理效能等软环境建设水平。”梅州市住建局村镇建设科科长刘平均说。

  在“三清三拆三整治”任务基本完成的基础上,根据梅州印发的《梅州市美丽圩镇建设攻坚行动计划》,2022年,梅州将围绕提升垃圾治理水平、加强生活污水治理、提升圩镇基础设施水平、提升公共服务能力、提升信息化服务能力、建立长效管护机制等重点,完成美丽圩镇建设攻坚行动各项任务。

  具体目标包括:2022年,梅州全面完成圩镇人居环境整治,所有圩镇均达到“宜居圩镇”标准;梅江区、平远县、蕉岭县各有1个以上“示范圩镇”;梅县区、兴宁市、大埔县、丰顺县、五华县各有两个以上圩镇达到“示范圩镇”标准;省级城乡融合发展中心镇试点必须达到“示范圩镇”标准。

  (来源:南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