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广东文明网首页 > 文明创建
荒地变公园!佛山桥下空间华丽转身成网红打卡点!
时间: 2022-09-06      来源: 佛山日报

  从顺德区佛陈路转入华阳南路至华阳桥,沿路西侧绿道蜿蜒、绿树成排,以“花卉”与“三字经”为设计元素,正打造一个集文化展示、运动休闲等功能为一体的街心绿地;驾车驶过广珠西高速顺德出入口,绿草茵茵、花团锦簇、碧波荡漾的智谷湿地公园映入眼帘,美不胜收;昔日脏乱差的佛开高速(古灶段)桥下空间,如今变成了文化氛围浓郁的休闲公园……

  重点路段、重点出入口及桥下空间是一座城市的“脸面”,其环境整治及景观提升关乎城市品质、营商环境,也关乎人民的美好生活。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城市工作做得好不好,老百姓满意不满意,生活方便不方便,城市管理和服务状况是重要评判标准。

  今年以来,佛山聚焦提升城市管理和服务水平,以小切口来办大实事,推动“沿路两边、高架桥下”环境整治及景观提升行动全面铺开,每月小变、半年中变已成为现实。截至8月20日,全市190个整治提升项目已完成125个,总体进度达65.8%。

  当前,全市上下紧盯重点、争分夺秒开展冲刺攻坚,确保在年底前全面完成各项整治及景观提升任务,实现“一年大变”目标,曾经的城市“暗点”变身利民“亮点”,指日可待。

  华丽变身

  荒地变公园,成居民热衷“打卡”点

  9月3日一早,秋意微凉,禅城智城社区居民徐丽芸走出家门,仅7分钟就来到广佛环线桥下公园。沿着红色沥青跑道开始慢跑,道路两侧有红的花、绿的草、别致的罗汉松,远处是色彩缤纷的儿童设施、健身器材,耳边响起车辆行驶的声音、人们的欢笑声,四处弥漫着热闹的烟火气。

  广佛环线桥下公园位于禅城区广佛环路规划二路至忠信路段的高架桥下,占地面积约7500平方米。它以智慧路为界,分为康乐健身区域和园林景观区域。其中,健身区设有儿童设施和健身器材,景观区种有狼尾草、罗汉松等观赏植物,两个区域由一条活力跑道串联起来。

  “我们在保障桥梁完好安全的前提下,对桥下空间进行了优化利用,提高居民的生活品质。”据建设方介绍,广佛环线桥下公园采用现代、生态、时尚的设计风格,是集生态修复、桥下空间景观环境提升、市民休闲活动空间于一体的城市高架桥下景观廊道。 

  “以前这是一片荒地,现在变成了公园,空间很大,方便大家休闲、健身。”徐丽芸直夸桥下空间改造提升是一项民心工程。她说,今年7月开放后,这个桥下公园一直很受欢迎,每天早晚都有不少附近居民前来“打卡”。

  海口村村民张先生也是其中一员。“因为有桥梁遮挡,就算有太阳照射,早上也晒不到,晚上还很凉爽。”张先生经常吃完晚饭后,就和朋友一起到公园散步,感觉很惬意,“晚上有灯光,比白天更漂亮”。

  放眼全市,同样拥有满满获得感的居民,已遍布佛山141个桥下空间的周边区域。据统计,目前全市桥下空间利用总数共141处,激活桥下空间面积约308万平方米,改造用于市政公园、停车场、绿化景观、设施用房等,功能涵盖范围广,群众获得感也更加多样化。

  桥下空间“颜值”提升的同时,全市不少重点路段及出入口的亮眼转变,也给片区居民带来了不一样的体验。据统计,全市已完成高速公路立交、出入口升级改造及绿化提升项目11个。

  像智谷湿地公园作为广珠西高速顺德出入口升级改造的项目,目的是解决顺德出入口视线封闭、环境脏乱的问题。改造过程中,该公园以保护生态环境及丰富植物多样性为标准,着力打造具有本土特色、生态自然的城市门户。

  今年初,智谷湿地公园已改造完成并投入使用。据了解,公园绿化面积约9.3万平方米,其中水体面积约1.5万平方米,绿化种植面积约7.8万平方米。公园的植物品种达90多种,不仅有紫花风铃木、黄花风铃木、凤凰木、宫粉紫荆和木棉等开花树种,还有荔枝、龙眼、石榴等岭南特色果树,共同营造了一个四季有花、四季常绿、四季有果的岭南风景园林。

  上周末,顺德大良的吕女士带女儿漫步在智谷湿地公园内,一会看成群结队的水鸭觅食、嬉戏,一会欣赏品种丰富的乔木、灌木和花卉,玩得不亦乐乎。

  “公园设计得很漂亮,生态环境非常好,适合散步、骑车、露营。”吕女士告诉记者,今年中秋节,他们一家人准备到智谷湿地公园赏月,“为周边居民就近露营、户外野餐提供了一个好选择”。 

  蝶变背后

  市区精准施策 创新打造特色景观

  从广佛环线桥下空间的华丽变身,到广珠西高速顺德出入口的改头换面,正是这一个个改造项目的稳步落实,量变累积成质变,才有了“半年中变”的工作成效。

  今年3月初,市政府印发工作方案,迅速部署相关行动,并成立了市、区工作专班挂图作战,克服疫情、汛期等客观影响,保障工作按时推进。

  整治提升行动开展以来,围绕打造“安全、整洁、美观”的城市环境为目标,曾经的城市公共空间及城市综合治理痛点、难点随之浮出水面。因此,以项目为抓手,以管理赋能,打通堵点,治理黑点,形成一批城市道路景观及市民公共空间亮点同时,探索一系列可复制推广的创新经验,也势在必行。

  桥下空间面积大、历史遗留问题多,部分地块产权与出租权相分离,问题复杂,桥下空间被长期违法占用或乱堆放、乱倾倒等乱象突出,成为整治工作推进的老大难。市工作专班充分发挥政策引领作用,在全省率先出台的《佛山市公路和城市道路桥梁桥下空间管理利用办法》的基础上,建立了完善的配套政策,坚持“以用助管”的桥下空间管理利用工作思路,探索形成了高效的项目“计划—实施—验收”的工作机制,重点推进位于城市建成区、村(社区)及工业园区的桥下空间整治提升。原佛山一环季华东立交绿化,成为改善桥下生态环境的亮点工程;顺德陈村仙涌村广明高速桥下空间打造成市民公园,是配合仙涌村人居环境整治及乡村振兴的民生工程;南庄镇罗格立交桥下打造成停车场,有效缓解阿农湾农旅项目停车难问题。

  吴家围立交、北滘互通立交等桥下空间利用项目涉及到跨区或多方利益诉求矛盾多,市工作专班积极发挥统筹作用,以依法依规安全利用为前提,以“共建、共治、共享”为实施路径,整体规划利用结合分阶段综合提升改造的方式,加快了对利用项目的推进,同时也使项目更立足于镇(街道)的实际需求,明确了项目的运营管理职责与模式,进一步深化了“以用助管”的内涵。

  而在桥下空间改造利用的过程,各区同样推进有序,亮点纷呈。为避免桥下空间利用单一化,顺德区创新编制全区桥下空间利用改造提升专项规划和示范点概念设计方案,给予每个镇(街)桥下空间具体的建设样式、建设类型等相关意见。在此基础上,顺德区桥下空间利用因地制宜,不仅特色突出,还功能多样。

  在杏均特大桥桥下空间,这里不但被打造成一个婚礼古俗公园,还与南沙岛景点连接成一条完整的休闲旅游水岸线,与产业发展交相辉映。

  南海区则在桥下空间利用中推动“单一化”向“复合型”转变,群众期待补齐公共设施短板得到了有力回应。

  平胜大桥下曾经杂草丛生、卫生情况恶劣,南海区投入1800万元打造了佛山最大的全天候街头极限运动公园,吸引不少极限运动爱好者前来体验。

  在当前资金不足成为制约项目推进最大难题的背景下,创新建设投资模式成为一大亮点。其中,南海区大沥镇采用政府财政与社会资本共同参与的方式,发动镇内企业和行业协会,聚力推动桥下空间的建设与利用。目前正在实施的6个桥下空间项目共撬动社会资本投资约3000万元。而顺德区伦教街道也撬动社会资本参与南水立交环境改造提升,改造面积达15万平方米,建成后将打造成顺德中部门户新形象。

  除了建设经验,佛山在监管创新上也不遗余力。禅城区南庄镇引入无人机开展空中巡查并对镇内桥下环境进行巡检拍摄,通过发挥无人机空中视野优势,有效覆盖高架桥下空间等人力难以达到的范围,消除监管盲点,降低安全风险。

  未来可期

  建立长效机制 实现整治常治长效

  靡不有初,鲜克有终。城市形象和品质提升是个长期工程,需要长短结合、久久为功,确保项目经得起时间和群众的检验。

  9月2日召开的“沿路两边、高架桥下”环境整治及景观提升项目现场推进会(以下简称“推进会”)明确指出,目前整治提升行动仍面临不少困难与问题,如何“对症下药”,已成为下阶段工作的重中之重。

  根据推进会部署,下阶段继续健全完善统筹协商机制,攻坚个别项目未开工的问题。市工作专班要坚持全市一盘棋,加强整体性、系统性考虑,扎实做好定期会商、联合推进和信息共享等工作,对任务重的区、镇(街)要统筹资源予以帮助支持,对重大事项、重点项目要及时研判、加强指导,帮助区、镇(街)更好厘清思路、打通堵点,有序有力推进各项工作任务。

  各级各部门则要按照“串珠成链、连线成面,示范引领、全域推进”的工作思路,抓好重点道路景观提升、高速公路立交及出入口提升、桥下空间利用等具体项目的实施。同时,不断扩展整治的覆盖面,将桥下空间利用与周边环境整治提升相衔接。

  佛山大道品质提升以及吴家围立交、北滘立交、横江立交等重点难点项目成为下阶段整治的攻坚重点。诚然,只有一个个项目最终落地,才能从点、线、面多个层次全面展现整治成效,最终实现城市形态的整体提升。

  项目落地落实,健全的督导考核机制是有力支撑。推进会提出,抓项目落实时,看进度更看实效,其间要通过调研、抽检、暗访等形式看现场的效果、群众的反馈、资金的使用是否合理,对顽固黑点要咬住不放。

  而资金则是决定项目顺利推进的“命门”。面对今年经济下行压力大、财政比较困难的情况,全市将继续发挥交通固定资产投资在稳增长、促消费、惠民生方面的积极作用,以项目建设的“进”支撑经济增长的“稳”。各区、各部门也将进一步创新融资方式,破解建设资金难题,确保项目按计划实施。

  一年在建,十年在管。根据推进会部署,项目建成后景观和设施的养护和管理需要相应成本,现在就要想好谁来管、钱哪来的问题,解决“后顾之忧”。市人大、政协也要组织代表、委员深入调研,集思广益提出建议。

  积力之所举,则无不胜也;众智之所为,则无不成也。这场桥下空间整治行动,不应只是党委政府唱“独角戏”,全民行动、全民支持,更是整治取得最终胜利的制胜法宝。

  为此,市工作专班下阶段将继续总结前期基层探索出的无人机监控、“代管抵租”等有效做法,逐步形成可复制推广的经验;另一方面,全市将充分展示“沿路两边、高架桥下”景观环境提升成效,争取公路沿线企业、村居、群众对整治工作的理解与支持,让市民在认识感受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维护美好环境的自觉,让道路桥下美景成为这座城市的一抹亮色。

  (来源:佛山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