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乡村振兴“加速度”:乡村产业齐发展,农户收入有保障
时间: 2022-04-29      来源: 南方网

  从梅州市丰顺县出发,车辆从235国道驶向027县道,蜿蜒的沥青路铺向深山。道路尽头的凤坪畲族村是远近闻名的茶乡,“中国畲族故里”字样的牌匾树立在村口高山茶园的最高处。眼下正是春茶采摘的季节,经过培训的手工制茶师们将萎凋后的叶子送进机械烘干,茶香缭绕在村庄上空。一片片茶叶正在变成“黄金叶”,富足村民们的钱袋。

  

  梅州丰顺凤坪畲族村高山茶园。受访者供图

  这是广东乡村振兴发展的一个缩影。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也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党的十八大以来,广东省委、省政府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纳入全省“1+1+9”工作部署,举全省之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五年来,广东的农业农村发展取得了历史性成就,脱贫攻坚全面胜利,乡村产业加速发展,广东省从基础建设、科技生产、就业帮扶等多个维度建设农村多元化,乡村面貌发生历史性转变,广东向党和人民交出一份乡村建设的高质量答卷。


  广州增城,无人机喷洒、人工智能收割等新技术为乡村振兴注入科技动力。南方日报 吴伟洪 摄

  “三农”向好,全省动员近6.5万名干部驻村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组织实施了人类历史上规模空前、力度最大、惠及人口最多的脱贫攻坚战。

  在广东,所有省委常委、副省长均分工负责“三农”相关工作,分别挂点联系一个地市和一个涉农县(市、区)。全省21个地市、1.8万个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近6.5万名驻村干部齐动员,累计投入1600多亿元,现行标准下省内161.5万相对贫困人口全部脱贫、2277个相对贫困村全部出列。

  高规格领导,全省动员,上下一心,举全省之力,坚持真心实意地谋、真金白银地投、真刀真枪地干,广东交出了亮眼的成绩单。在此其中,乡村振兴考核办法、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疫情期间农产品稳产保供、消费扶贫等多项经验做法得到了中央肯定并在全国推广。

  农民耕种有保障:降低农民耕种压力,提升水稻生产全保险

  2月22日,新的中央一号文件出台,其中最大的亮点便是“让种粮农民有钱挣、不吃亏”。粮食归根结底要依靠农民去种植,农民有田种,种了有钱赚,国家粮食安全就有保障。

  广东在保障农民耕种方面,紧盯高标准农田建设和撂荒耕地复耕复种,将其作为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举措来抓实抓牢,提升粮食生产能力,夯实粮食生产基础。

  推进农业农村改革纵深发展,是激发农村土地“活力”的重要方式。广东顺利完成承包地确权登记颁证,基本完成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阶段性任务,稳妥推进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试点。积极推进涉农资金统筹整合改革,构建农业支持保护制度体系。2022年,广东安排耕地地力保护补贴资金达25.1469亿元,下发中央财政实际种粮农民一次性补贴资金3.7565亿元,降低农民因农资价格上涨带来的生产成本上升压力。同时,大力推进水稻生产全保险,全方位保护种粮农民积极性。

  近年来,广东省不断促进农田面积高效利用,不断优化土地利用结构。截至2021年底,全省已建成高标准农田2519万亩。在全国率先利用卫星遥感等高新技术,对15亩以上疑似撂荒耕地开展实地核查,2021年完成撂荒耕地复耕复种85.89万亩。

  在“净土保卫战”方面,中央和省级累计投入专项资金24.3亿,广东省完成3.2万个农用地点位和9963家重点行业企业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措施到位率100%,完成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和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双90%”任务,农产品监测达标率达90%以上,初步遏制土壤污染加重趋势,全面完成国家下达目标任务。


  汕头市潮南区,夏天里收割火龙果的果农。 南方日报 许舒智 摄

  农技走进“最后一公里”:粮食生产连续两年超额完成任务

  保障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是“三农”工作的头等大事。党的十八大以来,广东谨记习近平总书记“牢牢把住粮食安全主动权”的谆谆叮嘱,并付诸“粮食生产年年抓紧”的实际行动。

  狠抓耕地和种子“两个要害”,广东以科技赋能农业,让耕种实现优质高产,提高农户增收,切实把饭碗牢牢地端在自己手中。近年来,广东粮食年均产量超过1200万吨,2020年、2021年连续两年超额完成国家下达的年度粮食生产任务。广东还实现粮食面积、产量、单产连续三年“三增”,在国家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考核中连续5年获得优秀等次。

  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增加值分别由2017年的5969亿元、3712亿元,提高到2021年的8369亿元、5169亿元。2021年农业总产值、增速均创1987年以来的最高水平。

  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广东全面推进农业关键技术走向村落攻关。农技服务轻骑兵队伍走进农技推广最后一公里,902个团队、2815名农村科技特派员驻镇帮镇扶村,实现600个重点帮扶镇、301个巩固提升镇农村科技特派员全覆盖,让每一名耕种者了解良计良法,努力让每一亩粮食生产都有科技支撑。

  这项措施的实施收获显著。广东省近年创造了华南双季超级稻亩产1537.8公斤世界纪录,双季香稻亩产1367.3公斤世界纪录。

  此外,“广东丝苗米”区域品牌闻名全国,这是基于广东在农作物育种上的创新。这一批媲美泰国香米的优质高产丝苗米品种,突破了“优质难高产”瓶颈制约,大面积双季优质丝苗水稻亩产已经具备超900公斤平衡生产的能力,成为比肩“北方五常大米”的区域品牌。


  农户将长势较好的品种留种,为来年下种做准备。南方日报 钱文攀 摄

  乡村建设换新颜:6.3万公里农村公路建设通往千家万户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是提升农民生活品质的重大工程。习近平总书记曾提出,要建立健全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体制机制,推动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社会事业向农村覆盖。

  广东持续深入实施农村补短板“九大攻坚”行动,从公路建设、农村面貌建设等多方面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基础整治。

  首先是乡村治理体系建设稳步推进。广东在乡村治理方面创新开展乡村治理“积分制”“清单制”实践,全省建成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2.3万个,95.09%的行政村达到县级以上文明村创建标准。

  建好农村路,才好破除农村发展瓶颈。五年来,广东省新改建农村公路6.3万公里,实现百人以上自然村全面通硬化路,农村公路铺装率达100%,乡镇和建制村实现了100%通客车,农村公路砂土路已经成为过去。以县城为中心、乡镇为节点,蜿蜒的公路形成交通网络通往村庄里的每家每户。

  在创建美丽宜居乡村方面,农家院落、村容村貌显著改善。广东深入实施“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覆盖率由2017年的62%提升至99.8%以上,农村卫生户厕普及率95%以上,行政村集中供水基本全覆盖。通乡镇和行政村路面硬化、行政村通客车率均达100%。

  信息高速公路通向农村千家万户,广东农村5G、4G基站数量均居全国第一,行政村4G网络实现全覆盖。

  有山有水有田园,美丽乡村焕发“美丽经济”。广东5条省际廊道乡村风貌带、200多条美丽乡村风貌带、570余条乡村精品旅游线路,各美其美,连线成片,助力乡村加快释放经济活力。


  韶关始兴县道X344线被称为“最美乡村公路”。南方日报 肖雄 摄

  “三项工程”促就业:工匠能手满足城市服务

  数据显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2万元,城乡居民收入比历史性缩小至2.5以下,广东为农民就业开出“良方”,村民们就业的路子拓宽了,增收的渠道增加了。

  劳动是农村之本,培训促进就业、就业带动创业,广东推进的技能培训这一“小切口”带动了乡村发展“大变化”。“粤菜师傅”“广东技工”“南粤家政”三项工程累计培训797万人次,带动就业创业247万人次。从“三项工程”走出的农村劳动力在城市服务类行业中走俏,这在稳定就业大局、农民致富增收、促进共同富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以梅州玉水村为例,村民们放下挖煤铲,掌起炒菜勺,“煤炭村”蝶变成“厨师村”。

  “乡村工匠”工程助力技术人才在世界级、国家级比赛舞台崭露头角,这个工程累计培训8.2万人次,连续参加三届世界技能大赛,金牌数、奖牌数均居全国第一。

  同时,广东将“三项工程”导入省际帮扶协作和对口支援项目之中。在广西、贵州设立“南粤家政”服务网点,指导西藏林芝开发“粤林幸福菜谱”,帮扶西藏林芝、新疆喀什技师学院实现跨越式发展,为兄弟省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了借鉴,成为具有强大生命力和广泛影响力的金字招牌。

  数据显示,广东帮助桂川黔滇4省(区)93个贫困县摘帽、500多万贫困人口脱贫。2021年广东帮扶广西、贵州两省区农村劳动力新增来粤就业33.4万人,其中脱贫人口12.5万人,稳定中西部省区脱贫人口在粤就业超过400万人。这些成绩里,“三项工程”功不可没。


  顺德职业技术学院教师正在教授煎炸技巧。南方日报 石磊 摄

  农业产业变革:互联网助力徐闻菠萝等农产走向全球

  农业产业转型是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途径。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要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

  广东依托农业数字经济,将乡村产业发展推向“高速车道”。在全国率先转型抓农业方式,从过去抓生产向抓生产、市场、流通、消费等全产业链转变,推动富民兴村产业向多元化、高质化发展转型。

  18个国家级、235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率先构建“跨县集群、一县一园、一镇一业、一村一品”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利用农产品大数据平台、“网络节+云展会”模式等推动广东荔枝、徐闻菠萝、梅州柚子等特色农产品卖往全国、销往全球。

  广东农产食材向来有优势,惯饮“头啖汤”的广东农产业先行先试,让预制菜产业引领城市消费新潮流,成为广东农企发展的突破口。“食在广东”走向全球,潮汕卤味、花胶鸡、佛跳墙等粤菜不再“好吃不好做”。


  广州北部,小镇盆栽企业员工正在直播售货。南方日报 符超军 摄

  除了粤菜美食,红色革命、万里碧道、南粤古驿道等主题旅游线路成了“乡村门面”、网红打卡点。目前,国家A级旅游景区中有50多个广东乡村旅游点。认定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单位600多个,“南粤森林人家”70多家。

  农为邦本,本固邦宁。广东乡村振兴之路犹如和煦的春风,催生大地活力。五年来,广东接力完成乡村振兴各项任务,农业稳产增产、农民稳步增收、农村稳定安宁。未来,在农村农业建设的道路上,广东将不断播种、探索,奔向“‘三农’稳,天下安”,奔向“禾下乘凉梦”。

  (来源:南方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