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广东文明网首页 > 人文广东
梅州在毛里求斯设立首个广东汉剧海外传承推广中心
时间: 2022-04-20      来源: 南方日报

  位于梅州城区学海路4号的广东汉剧传承研究院,排练厅内戏韵悠悠。牡丹剧场内,“广东汉剧海外(毛里求斯)传承推广中心”战略合作协议线上签约仪式在此举行。

  4月14日下午1时(毛里求斯当地时间上午9时),广东汉剧传承研究院与毛里求斯中华艺术委员会达成共识,在毛里求斯首都路易港市设立首个海外传承推广中心,开展广东汉剧宣传、教学、交流、演出等活动,促进两国人文交流。

  值此中国和毛里求斯建交50周年之际,此次签约合作,意义非凡。牡丹吐艳,联姻海外,对广东汉剧而言,是一种鼓励,更是一种鞭策。

  “‘南国牡丹’海外盛放,发挥了广东汉剧在联络凝聚海内外华人中的重要作用,增进了海外华人华侨文化认同和家国情怀,可以说是广东汉剧振兴发展的新突破。”现任广东汉剧传承研究院“掌门人”张广武说,将以此探索广东汉剧海外传播的可复制模式,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出去”。

  一拍即合

  从洽谈到签约

  仅用时4个月

  谈起与毛里求斯的合作,广东汉剧传承研究院党委书记、院长、国家一级演员张广武仍难掩激动,他没想到,一档广东汉剧经典剧目“串烧”节目,竟促成了此次“联姻”。

  “这个‘姻缘’得从今年客家春晚说起。”张广武回忆说,今年的客家春晚以互联网形式连线海外,首次走进非洲,在万里之外的非洲毛里求斯举办海外分会场活动,这是一场汇聚中、毛两国文化、客家文化的晚会节目。

  当天晚上,4个广东汉剧经典剧目轮番上演,精彩纷呈。广东汉剧是广东三大剧种之一,至今已有300多年历史,唱腔朴实淳厚、高昂悲壮,保存有众多古老曲牌,角色行当齐备,是中国南方地区优秀的皮黄剧种,曾被周恩来总理誉为“南国牡丹”,2008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皮黄声腔,中州音韵,其独特魅力受到了毛里求斯当地观众的热烈欢迎。据了解,毛里求斯有2万多客家人,占华人85%左右,广东汉剧是客家人的大戏,该节目勾起了他们的浓浓乡愁。

  在毛里求斯的第三代华人林最宏深有感触,其儿子林海岩是毛里求斯唐人街基金会主席,通过途径找到了客家春晚总导演,希望能和广东汉剧传承研究院取得联系。“林伯希望我们能到毛里求斯交流展演,甚至是开展定期的指导培训。”张广武认为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信息,他与林伯交流后,便有了设立传承推广中心的想法。

  新时代广东汉剧的发展方向,明确了广东汉剧具有“传承和创新客家优秀传统文化、助力人文湾区建设、联络凝聚海内外华人中发挥重要作用”三个定位,设立传承推广中心是第三个定位的重要举措。

  随后,在4个月的时间里,梅州市委宣传部、市侨务局、市外事局、市侨联、市电视台、广东汉剧传承研究院与毛里求斯中华艺术委员会、毛里求斯唐人街基金会等相关部门,就设立传承推广中心一事进行洽谈。

  因4小时的时差,梅州通过“云”端日以继夜,凌晨两三点与对方沟通是常态。最终广东汉剧传承研究院与毛里求斯中华艺术委员会达成共识,4月14日通过线上视频的方式,举行战略合作协议签约仪式,在毛里求斯首都路易港市设立首个海外传承推广中心——广东汉剧海外(毛里求斯)传承推广中心。

  “传承推广中心将以线上线下等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广东汉剧宣传、教学、交流、演出等活动,深挖广东汉剧传播价值,特别是在疫情之下,我们将充分发挥互联网传播的优势,让传统文化通过互联网变得可感知、可互动、可体验、可分享。”张广武说,希望通过新媒体、新手段,达到老戏剧新传播的效果。

  签约背后

  在传承坚守中

  坚定文化自信

  张广武认为,与其说与毛里求斯的签约合作带有偶然性,不如说是一种必然的结果。“数代汉剧人的坚守与传承,让汉剧古韵新生,坚定了我们的文化自信。”他说,绽放新光华的广东汉剧会让更多人看到。

  走进广东汉剧传承研究院,化妆间演员们正在检查服装、道具,互相整理衣角,排着队等待化妆,记者瞬间就被现场紧张又热闹的气氛感染了。

  “再各自检查一下自己的衣服和妆容,即便是排练,大家也要拿出最好的状态,演好每一部戏。”广东汉剧传承研究院副院长、国家一级演员黄丽华和往常一样,叮嘱着后辈。

  这一幕幕场景,无论是台前还是幕后,已在剧院上演了63年,从未间断。

  “广东汉剧这一朵‘牡丹’,经历了从繁盛到一度凋零,又再焕发生机,到如今的良好发展。”广东汉剧传承研究院副院长、国家一级编剧徐青说。

  1959年,广东汉剧院以广东汉剧团一团为基础,在广州宣布正式成立。刚成立的广东汉剧院朝气蓬勃,开启全国巡演,近一年的时间里演出近300场,观演人数逾30万。

  然而,好景不长,面对历史变革和娱乐模式日趋多元的时代挑战,广东汉剧院曾遭遇解散危机。直至改革开放之初,广东汉剧重获新生,优秀传统剧目从箱子底里翻了出来。“当时重新编排的《秦香莲》,连演40场,场场爆满。”徐青说,时隔多年,再现昔日一票难求的盛况。

  恢复剧院后,开始挖掘、抢救、记录整理和改编一批传统剧目。到了上世纪80年代,艺术对外交流频繁,广东汉剧相继走出山门、走出国门,剧院里热闹非凡的景象再次重现。

  剧目扶持、名家传戏、人才培养、戏曲“五进”……近年来,梅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广东汉剧的振兴发展,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文件,助推广东汉剧“传下去”和“迈出去”。

  2019年,广东汉剧振兴发展大会在梅州召开,更是给广东汉剧发展注入了一针“强心剂”。会上,梅州发起广东、湖北、福建、湖南、陕西五省汉剧联合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同年,梅州还出台了《广东汉剧振兴发展工作实施意见》。

  “广东汉剧振兴发展实施过程中,梅州也向省一级争取从政策、项目、资金、平台等全方位加大对广东汉剧的扶持力度,将广东汉剧的对外展演交流纳入省级外宣名录、纳入人才培养计划、纳入参赛评奖范围,建立粤剧与广东汉剧结对帮扶机制,让广东汉剧享受与振兴粤剧同等的一揽子政策措施。”徐青说。

  顺势而为,乘势而上。广东汉剧传承研究院大力实施“361”工程,紧紧围绕三大定位,夯实广东汉剧的六个抓手,抓精品创作、抓人才培养、抓演出阵地、抓非遗保护、抓演出交流、抓宣传推介,全方位提升广东汉剧传承研究院的发展能力水平,把广东汉剧传承研究院打造成具有国际影响力、充满艺术活力的国内一流专业艺术院团。

  振兴发展

  既要借助外力

  更要练好内功

  “设立海外传承推广中心为广东汉剧振兴发展提供了一种新探索、新尝试,我们也想以此探索广东汉剧海外传播的可复制模式,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出去。”张广武说,面对发展机遇,广东汉剧既要借助外力,更要练好内功。

  戏剧是“角儿的艺术”,其传承和发展的核心是人才。当老戏骨逐渐退场谁来传承?中青年如何接棒?因此,无论是过去还是将来,人才培养都是广东汉剧传承研究院的重要课题。

  走进新世纪,广东汉剧曾一度面临人才青黄不接的尴尬处境。剧院放开胸怀,先后引进一批湖北汉剧青年艺术人才,他们深悟“久居他乡即故乡”的道理,安心梅州创业,佳绩不断。

  与此同时,梅州本土的人才也在成长。从2005年开始,广东汉剧院与市艺术学校联合举办汉剧幼苗班。如今,幼苗班已举办4届,培养了100多名学生,不少新生力量崭露头角,承担大型剧目演出。

  “人才是一个剧种的第一资源,剧院对人才培养相当重视,抓机遇、学真招、重实效已成为年轻艺术人才的共识。”徐青说,这几年通过送训、请贤,“一对一”“传帮带”的方式,确保了剧院的人才梯队得到健康发展。

  如今,剧院已形成了“老中青”梯次搭配合理的新三代广东汉剧人才队伍。在新三代中,涌现了张广武、徐青、钟礼俊、李焕霞等骨干力量,黄丽华、嵇兵、魏国浩、王焱等中坚力量,管乐莹、叶林、邓振鹏、魏志朋、陈文斐等新生力量。

  只有抓住角儿的培养,才能出精品。而精品剧目是一个城市文化实力的形象和代表,在创作剧目这一方面,剧院的态度是“坚守但不保守”。

  剧场里《蝴蝶梦》排练结束,黄丽华只用了5分钟卸妆,便匆匆赶往40多公里外的平远县。当天晚上,她和演员们在县文化广场的舞台上为当地群众带来了红色题材大型广东汉剧《李坚真》。

  “从18岁进入这行开始,练功那么苦我都没哭过,但排这部戏39天里哭了三次。”饰演主角李坚真的黄丽华说,为了展现人物形象,她把留了多年的长发剪了,只为更好地找到感觉,入戏才深。

  功夫不负有心人,《李坚真》这部戏不仅荣获广东省第十一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还作为广东唯一推荐剧目亮相第二届全国地方戏曲南方会演,成为第十三届广东省艺术节的参评剧目等殊荣。

  从演员的下足功夫到剧目的复排创新,近年来,剧院秉承“传承不守旧,创新不离根”理念,复排了经典剧目,创排了多部精品大戏,不仅使传统优秀剧目得到继承和创新,还让广东汉剧的“身影”得以闪耀在全国、省、市的戏剧舞台上。

  在新剧目的创作上,广东汉剧更是紧跟时代的步伐,创作出多部讴歌党和祖国、反映客家乡情民俗人物、弘扬梅州苏区精神、贴近生活的精品力作。例如广东汉剧数字电影《白门柳》填补了广东汉剧电影半个世纪的空白,反映客家乡村变化的小戏《山村夜话》在中国·桐乡小戏艺术邀请展上一举拿下5项大奖……

  牡丹吐艳,任重道远。围绕“出人出戏出效益”的总体目标,广东汉剧院将继续以新思想引领创作出一批具有中国风骨、客家风情的精品力作,推动汉剧艺术传承传播、惠民为民,领跑广东汉剧振兴发展。

  (来源:南方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