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打好“特色牌” 乡村产业兴
时间: 2022-04-08      来源: 南方日报
  连日来,随着气温升高,惠州乡村的黄花风铃木等相继盛开,构成了一幅春日美景,吸引人们外出踏青赏花,享受美好春光。山间花海、田间民宿、休闲采摘……近年来,惠州乡村依托因地制宜发展农旅融合产业,通过盘活乡村资源,让农村的好风景变成好“钱景”,带动农民增收,助力乡村振兴。本期南方+为您盘点农旅融合下的乡村新图景。
  惠东县多祝镇明溪村:“千亩花海茶园”成网红打卡地
  刚刚过去的清明假期,惠东县多祝镇明溪村的一个千亩花海茶园,吸引不少游客慕名前来踏青赏花。走进这个千亩花海茶园,茶园内千木吐绿,春意盎然,一百多亩黄花风铃木、紫花风铃木、桃花等竞相绽放,呈现出迷人的春色。不少游客慕名而来,休闲散步,赏花观景,非常的惬意。
  南方号“惠东融媒”发文介绍了明溪村的美丽蝶变。7年前,这里只是一片荒山,如今已变成网红打卡地“花海茶园”。2015年,严炳鹏和朋友温新伙等人来到这里成立公司,租下荒山将“茶中贵族”岩茶迁种至多祝一带的丹霞地貌进行种植研究。从最开始的29个武夷岩茶品种中,选择了梅占、铁罗汉等9个品种进行种植。如今,园区面积发展到2100多亩,茶叶种植面积有1100亩。
  严炳鹏和温新伙等人还通过所学知识,带动茶园附近村民种植和就业,结合公司+农户+基地的发展模式,由公司提供茶苗与种植技术支持,致力乡村发展。除了岩茶种植,严炳鹏等人还积极发展休闲茶旅观光园。
  目前,在园区种植了近200亩数万棵黄花风铃木、紫花风铃木等,把茶园发展成为以岩茶种植、加工、科研及茶文化传播为主,观光、休闲、旅游为辅的花海茶园。严炳鹏介绍,茶园里面种的品种有桃花、黄花风铃木、紫花风铃木、大腹木棉,还有宫粉紫荆等。以产业化为龙头致力于打造好惠州岩茶的品牌,也带动村民和企业合作种植,共同致富。用企业的技术、肥料和技术指导进行种植,在乡村振兴大环境下走出一条村企合作道路,打造一个产业化、规范化、标准化的新型龙头企业。
  博罗县石坝镇三嘉村:“百亩荷花园”朝多元化转型
  以花为媒,以茶会友,惠州不少乡村通过农旅融合探索特色发展之路。最近,在博罗县石坝镇三嘉村的“百亩荷花园”里,不时传来抢抓农时种植藕种的村民们的谈笑声。博罗县石坝镇三嘉村寻求“多元化”的发展路子,做活荷花经济,写好致富文章。
  南方号“博罗发布”发文提到,荷花的开花时间一般在每年的6月到9月,而清明前后,是种植的最佳时间。今年村里将试种从福建建宁莲科所新引进的“建选35号”。相比往年所种的“太空莲36号”,它的莲子、莲蓬更大,且抗腐败病能力更强。但唯一的缺点是,观赏性较差。三嘉村党总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周元赐介绍,单一的荷花经济,是三嘉村出现旅游淡旺季、客流量差异大的一个重要因素,如何做到四季全时,淡季不淡,是困扰三嘉村乡村旅游发展的主要难题。
  为了延伸“荷花经济”产业链,进一步拓宽乡村旅游业的广度和深度,三嘉村开始寻求“多元化”的发展道路。在保证游客观赏体验的同时,计划采用混合种植方式,实现旅游和农业双丰收。目前,经过几日的耕种,已经试种植了35亩“建选35号”。
  “现在我们村主导的是多元化的产业。今年还做出了新的尝试,播种了1600亩水稻。”周元赐介绍,待稻谷秋收的时候,村内将通过稻谷现加工的方式,让游客现碾现吃,真正使绿色农产品“看得见、摸得着”,实现三嘉村从单一荷花经济向多元化的农旅产业结构延伸。
  下一步,三嘉村将引进一批新的加工设备,进一步提升农产品深加工能力,打造荷叶茶、莲子饮料、中药材莲子心生产线,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促进农民增收。未来,三嘉村将通力协力合作发展乡村经济产业,努力将“百亩荷花园”打造成集种植、农特产品深加工、生态旅游观光、民宿餐饮、休闲娱乐于一体的乡村旅游示范村。
  龙门县地派镇古洞村:拟建茶空间体验馆培育毛茶品牌
  绿树掩映、潺潺流水、花儿灿烂……在龙门县地派镇古洞村,一幅美不胜收的生态美景画卷徐徐展开。南方号“惠州农业农村”向读者讲述了龙门县地派镇古洞村的涅槃重生。
  古洞村曾经也是一个房屋破旧、荒草遍地、几乎没有基础设施的“空心村”。近年来,古洞村以党建引领凝聚合力,积极引导村民发挥主体作用,全面激发乡村振兴内在动力,利用特色资源发展乡村产业,实现涅槃重生,并走出一条独具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
  在建设美丽乡村的过程中,古洞村利用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特色茶产业。当地以山地为主,森林覆盖率高,气候温差大,土壤富含矿物质,适合种植茶树、中草药材等经济作物。古洞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潘记祥带领村民外出调研考察,寻找适合古洞村种植且价值高的茶叶品种。经过多次考察和研究,古洞村引进了“鸿雁”茶叶品种,大力发展茶产业。
  同时,古洞村依托当地绝佳的自然资源,种植本地野生毛茶,并把毛茶与“鸿雁”茶进行嫁接,培育新的毛茶品种。近年来,在“领头雁”的带领下,村民转变观念盘活山地种植茶叶、创办茶叶合作社,致力于研究毛茶种植,打造响亮的茶叶名牌。
  如今,在产业发展推动下,曾经没落的“空心村”有了人气,吸引越来越多村民回乡发展。接下来,古洞村将坚持发展特色产业,推进农业现代化发展,通过建设茶文化馆、茶空间体验馆以及直播带货等方式,打造地方品牌。同时,参照云南模式、凤凰模式发展茶产业,并致力于推动田园旅游产业发展,以此进一步带动农特产品销售,助力村民增收致富。
    (来源:南方日报)